校园课堂 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学服务展示 > 教育基地 > 校园课堂

篮球成了中日小学生的沟通桥梁
品牌:体育互动,国际理解
地址:千叶县
适合年龄:小学
地址:千叶县
适合年龄:小学
篮球成了中日小学生的沟通桥梁
2025年1月,岛国虽然气候温暖,但这个季节的东京也降到了10度以下。不过对于成都的来客却没什么影响,毕竟两地无论温度还是湿度都相差无几。
巴士载着大家驶向北郊。也许是中国的孩子倍受父母呵护,寒假出行的每个同学都包裹得严严实实。大家看到车窗外不时出现裸露小腿的日本同龄人,总会露出惊异的目光。
巴士转来转去,终于停在社区之间的小学体育馆门前。等候于此的神庭、伊藤两位老师,满面笑容,引着我们的队伍鱼贯而入。一进馆门,顿时豁然开朗,宽敞的篮球场灯火通明、一尘不染。日本的室内体育馆原则上需要换鞋,日语将室外穿鞋称之为“土足”,打篮球时则另自备馆内专用的干净运动鞋。然而这对于飞越重洋远道而来的成都同学来说,不太现实,所以我们按事先的计划,脱鞋入内,准备只穿袜子就在馆内活动。

伊藤老师有些过意不去,很快拿来几块湿抹布,说:“光脚打篮球不方便吧!把自己的鞋底擦干净,在室内穿就可以了!”这位女老师实在太贴心了。
上课开始!只听老师一声招呼,场上的日本同学便迅速排成一队,可谓快静齐!欢迎致辞过后,有两位女老师负责这节体育课,先逐个询问成都同学的年级,再找出与之年龄相仿的日本同学作为搭档。别看刚才集合时一丝不苟,日本同学转瞬间变得嘻嘻哈哈,一片活跃气氛。

组合完毕,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,听老师号令认真做准备,也就是活动筋骨的体操。接着,大家在馆内跑动开来。两位女老师也穿插其间,对个别同学予以悉心指导。若非服装有别,旁观者根本无法分辨学生的国籍,因为活动之融洽,似乎完全突破了语言的壁垒。

练习过后有一场短暂的比赛,每队五人,其他同学在场边呐喊助威。东京周边在冬季一般没暖气设备,馆内自然有些清冷。跑动时虽无妨,但刚一坐下来,远处等候的成都家长,就想把羽绒服拿过来给宝宝披上。看到此情,身边这些短衣裤的日本同学,是否也会略感诧异?

一小时飞快消逝,到了课后的打扫阶段。我们成都孩子可能初次了解,在日本的体育馆,是每用一回就主动清洁吧!由此也体会到在日本,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习惯吧!日本同学轻车熟路,知道工具放在何处、垃圾如何分类;我们也干劲十足,大家齐心协力,把整个体育馆收拾得依旧一尘不染!

最后,我们的同学从背包中取出备好的礼物,送给自己的日本搭档。这时其他人发出一阵羡慕之声,能被选中、与成都同学配合竟然这么幸运!特别是杨迦皓同学从四川带来的精装诸葛羽扇,让其搭档受宠若惊,也令在场者惊奇不已。幸好三国文化曾在日本风靡,我的翻译工作才省了不少力气!

在日本师生的挥手送别声中,我们登上了来时的巴士。初到时的紧张不安,在成都小学生的脸上已无影无踪。短短一堂课,让幼小孩童完成了一次心理蜕变。每个人都由衷意识到,体育无国界,友情无国界,虽语言殊异,但交流畅通。因为一颦一笑,尽在不言中。